你聽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嗎?
以下摘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6%96%AF%E5%BE%B7%E5%93%A5%E5%B0%94%E6%91%A9%E7%BB%BC%E5%90%88%E7%97%87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斯德哥爾摩效應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西方心理學家這樣解釋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人質會對劫持者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
他們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裡,劫持者讓他們活下來,
他們便不勝感激。
他們與劫持者共命運,把劫持者的前途當成自己的前途,
把劫持者的安危視為自己的安危。於是,他們採取了“我們反對他們”的態度,
把解救者當成了敵人。 」
被綁票的人同情甚至愛上綁票者,
一日一生說的是一對母子遇上綁匪,
綁匪對他們很好,
甚至教小孩怎樣打棒球,
躲藏期間也教這個媽媽怎樣做好吃的派,
幫忙修車子、修家電,
還做了很多原本無法完成的事。
媽媽一開始和綁匪達成協議,
只待到晚上就離開,
但是要假裝綁她,
這樣她就可以撇除掉自己窩藏人犯的罪。
兒子看著媽媽被綁住,有說不出的矛盾。
犯人因為肚子餓,用家裡的罐頭和食材做了好吃的餐點,
一部分給兒子,一部分餵她吃。
然後,他停留時間也幫忙做了很多事情,
有鄰居來,他要兒子去應門,
以免被揭穿。
他們三個用過熟的桃子做了派,
那畫面就好像他們是一家人一樣融洽。
故事的主角其實有憂鬱症,
在接連失去小孩之後,
變得不敢出門,
很容易焦慮和緊張,
兒子擔負起爸爸的角色,
他總認為有義務保護媽媽。
但是他一方面對性也充滿好奇與想像,
這個陌生人是逃犯,
他帶有威脅性,
卻又讓他有關愛的感覺,
甚至希望得到他的認同。
他會想像當自己被支開時,
陌生人會和媽媽發生肢體親密接觸,
但是另一種矛盾的情感告訴他,
不應該喜歡這個人。
當他們準備離開這裡到加拿大重新開始時,
終究發現自己難逃法網,
他只好把母女再度綁起,
假裝自己是綁匪,她們完全是無辜的。
後來當他們想去抗辯說自己是自願的,
律師告訴他要好好想清楚自己發生什麼事?
窩藏人犯是很嚴重的事,
可能要將她們母女分開~~~
...........................................................
以前常常覺得被綁的人怎麼可能愛上綁匪呢?
看了這部片突然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都太過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看事情,
他會愛上他是因為他給了他彼此需要的愛與關懷,
很多表面上看到的和實際上還是有差距,
但是讓我不解的是,
當綁匪來了,真的會無動於衷嗎?
完全照對方的想法來做?
這部片有點沉悶,
但是成年人心理上的空虛和寂寞感好像越來越能體會了~
說不上喜歡這片,但是題材算有趣~~~
最近在想一件事,
為什麼自己會特別喜歡刑事偵查和心理的書籍呢?
也許某部分也是想要了解自己不了解的自己吧~
最近是電影周,多看電影刺激思路~~
ps.今天才知道嘉義在三個地震帶上,這兩天已經連續搖了七次以上,
震度五,到今天都有防災演練了,果然地震頻繁會讓人焦慮。
希望只是正常能量釋放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